要点 | 速读
文 | 丁阳
“起底百亿权健保健帝国”的报道正引发很大回响。对于所谓“直销”模式,对于所谓“保健品”行业,尤其两者结合之后,其实许多人都非常不感冒。甚至远在丁香医生这篇引发反响的文章发表之前,很多人已经在网上反映、投诉这样的保健品销售模式了。这一次的网友留言,也是压倒性地谴责企业害人。然而,还是那个老问题,批评的人本来就不会用那些所谓保健品,而那些对此深信不疑的父辈、老人,甚至看不到质疑报道。是时候打破这样的局面了。
很多人都知道保健品行业乱象极多,但这一行正活得滋润呢
说起“保健品乱象”,任何人都不会陌生。
上世纪90年代,国内涌现一批神药,中华鳖精、昂立一号、娃哈哈口服液、生命核能、人参蜂王浆、太阳神口服液、红桃K、三株口服液……80后、90后也成了第一批“小白鼠”,而生命一号、太阳神口服液甚至成了高考生必备营养品。那个年代,保健品的牛皮癣广告屡见不鲜。(引自“高阶高参”《你被“保健”蒙蔽了双眼》)
在那个年代,质疑这些保健品效果的人,远比现在少。在更加充分的科学教育,科普工作者的努力,以及媒体、互联网的传播作用下,年轻人中的“明眼人”比例其实已经不少。除了那些最基本的营养补充品,比如钙片、维生素片之外,很多人已经明白,绝大多数的保健品,特点就两个,“吃不死人”,“但也没有用”。生病了需要吃药,但那些口服保健品,并不是药。
然而关键问题是,保健品企业或者说整个行业,并不需要取信于所有消费者。只要有特定的、忠诚的消费群体,就能够活得很滋润,甚至可以做得很大。权健老板买下了中超俱乐部,号称要花21亿买下梅西;天狮老板出访法国尼斯,“六千多身着制服的人员列成整齐的队伍,和当地市民一同接受他的检阅”“海滩上,为他排出的人体标语宽达 250 米。”
权健老板束昱辉与权健队员教练
这个核心消费群体,毋庸置疑,年轻人的父母辈、爷奶辈等老年人占据了很大一部分。理由则再好理解不过——首先,老年人知识水平相比起年轻人有所欠缺,往往不够了解医疗、保健方面的正确知识。其次,他们获取正确资讯的能力也较为低下。最后,老年人到了生命末期,往往都比较怕死,那可不就到处找延年益寿的法子,甚至随便给个东西都会被认为是救命稻草。
更重要的问题是,老年人的各种状况、心态,被保健品行业给针对了,“有心算无心”。保健品行业,极大程度上靠的就是营销,靠的就是用巧舌之簧让缺乏相关知识、缺乏警惕意识的人上当受骗。这就是为什么说保健品行业跟所谓“直销”模式根本就是天生一对。所谓的“直销员”,要向别人洗脑才能成功把东西卖出去,而这么做的前提,是自己也被洗脑。成千上万的人坚称某某保健品有用,可不就三人成虎?而且这种面对面营销,还能规避各种监管,吹牛吹大了可以赖账。
还有一种心态是诉诸权威。权健搞了个肿瘤医院,可不就让人以为这是治疗肿瘤的权威机构?那权健卖的东西号称防癌、治癌可不就该有疗效?
类似的花样还有很多很多,典型的包括免费讲座,免费体检,甚至是免费旅游。核心都在于利用一些人群贪小便宜的弱点,营造特定的气氛取得你的信任,最后心甘情愿为所谓各种“保健品”、“XX疗法”乖乖掏钱。儿子辈孙子辈想要阻拦?不被骂不孝就已经不错了。
去年曾经有一种坑人术引发反响:参加免费讲座,买保健品送原始股
这样坑人、“收智商税”的保健品行业,就没有办法被取缔吗?
在很多人看来,乱象频出的保健品行业,根本就应该被取缔。为什么就做不到呢?
对这个问题感到困惑的人并不少。我们甚至可以发现,一些食品药品监管严格的国家,比如美国、日本,也有很多吹得神乎其神的保健品,也一样收着“智商税”。为什么会这样呢?
一个重要原因在于,以老年人为主体的很多人群,其健康、延寿的需求就是非常强烈,人家想吃点东西延年益寿,不可能完全阻拦。某种意义上来说,就算这些“保健品”只有心理作用,那也是一种作用。如果只是生硬地向他们传达生老病死是客观规律,医疗技术有其极限,是不会有人爱听的,人不高兴了,反而可能有害健康。所以,监管者能把保健品跟药品严格区别开,确保保健品无害化,也许已经足够了。
原因还在于,虽然有些保健食品是吹牛,但也有一些保健食品的确是正当的“膳食补充剂”,如钙片,维生素等,不可能一禁了之。一些“膳食补充剂”对特定人群说不定还是很有意义的。据美国癌症研究协会的数据,有43%的美国人服用多种维生素,而服用其他保健品的人也多达21%。虽然这些补充剂的效果可能距离使用者的心理期望差很远,但也不可能不让他们吃。
而且,只要有人愿意买,就会有人愿意卖,保健品生产和交易也是一种正常的经济活动。涉及的利益相关者众多。不可能是说禁就禁的。
从政治的角度来看,取缔保健品行业也是很困难的。民众心理上往往有反权威倾向,科学界权威也一样。即使权威如美国FDA,很多美国人也抱有疑问,比如认为“没办法证明绝对安全的转基因食品也能够准予上市,一定是药监局的科学家被收买了”。强行禁止某样东西,可能会让其在地下隐秘流行。
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保健品乃至整个保健品行业都被质疑,但迄今这个行业依然很繁荣的原因。
2001-2015中国保健品市场规模及增速,来源:中国产业信息网
“明眼人”们需要团结起来,向保健品行业“发动战争”
然而,取缔不了,不代表我们不应该采取行动。
中国的保健品市场,可以说其乱象已经到了“明眼人”难以容忍的地步了。丁香医生的这篇报道,很明确地告诉了大家,这些“保健品巨头”是如何引诱用户进行消费的,甚至于放弃了正规的治疗,用所谓的“保健品”来作为替代。我们也看到,“保健品巨头”过去是如何在出事后推卸责任的,消费者出了什么问题,几乎伤不了巨头的毫毛。而这样的事情,在网上还能够找到很多。
采取行动最重要的做法,就是尽量曝光类似的事件。这种曝光也会促使相关监管机构更加重视,采取行动。
我们还需要医药专业人员和法律工作者作出他们的贡献,在个案上,争取用非法行医、销售假药等罪名扳倒一批最为恶劣的企业,决不能够轻轻放下。
我们还需要让“明眼人”都发动起来,去想办法说服自己家里的老人、长辈,绝不要轻易相信什么乱七八糟的保健品——并且,要坚决反对那些“花钱买个愿意”的说法——是的,老年人或许是需要提供心理安慰,但一旦掉进了坑,可能就越陷越深,难以爬出来了,代价可能非常巨大。而且,也并不是没有说服老人的办法——
据知乎用户“李嫑嫑”和其他一些用户的现身说法,给老年人观看电视剧《老有所依》说不定就是个很好的办法。这部赵宝刚拍摄的面向老年人的电视剧,专门讲述了利用老年人怕死崇尚健康养生的心态而衍生的“夕阳产业”,揭露了其中的骗术、内幕、流程,这些媒体报道中相对枯燥的内容,转换成电视剧的形式呈现给观众,用知名演员的精湛演绎来说服同龄的老年人,据称效果奇佳——“因为这部电视剧,曾经热衷买保健品和参加各种讲座的老大爷老大妈,都默默的羞愧低头。”
电视剧《老有所依》剧照
这充分说明,老年人也是有办法被说服的,取决于你是否付出了足够的努力,以及是否采取了合适的方式。这是很多年轻人都遇到的问题,有心人也许可以组织起来,专门为“说服老年人”编几套话术或给有需要的年轻人提供咨询——销售人员编得了,那“明眼人”们也一定能编得出对抗性的话术。
我们还需要,老年人平时能够接触到的内容平台,比如地方电视台、新闻APP等等,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,有力地打击虚假信息,尽力地传播科学、正确的信息。如果这些内容平台做不到,那“明眼人”们就要想办法督促这些平台做到。
对付坑蒙拐骗国人数十年仍然乱象频出的保健品行业,需要的不是小打小闹,而是一场全面的“战争”。正如丘吉尔说的那样,“我们将在海滩作战,我们将在敌人的登陆点作战,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,我们将在山区作战。”
“明眼人”们,贡献出你的力量,不能再对保健品行业采取“绥靖政策”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