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|
多年来,我国“疾控人”精耕细作,筑牢守护群众健康的坚实屏障。“十三五”以来,越来越多的“健康红利”让群众受益,也为脱贫攻坚打牢了健康“基石”。
在陕西省,大骨节病广泛分布于10个地市,包含4018个病区村,受威胁人口468万,是现症患者最多的省份。 多年来,陕西通过服硒、补碘、改水、吃杂、讲卫生、退耕还林、移民搬迁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,连续12年无临床新发病例,62个病区县100%达到国家消除标准。此外,陕西还将全部大骨节病患者纳入慢病管理,基本实现了大骨节病患者应治尽治、应管尽管。
记者从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了解到,“十三五”期间,我国地方病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,各地为大骨节病病区儿童提供营养包,组织易地育人,移民搬迁。对大骨节病、地氟病、克山病患者开展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。设立地方病定点医疗医院,建立健康档案进行个案管理和患者随访,对患者家庭采取综合帮扶。重点地方病全部实现监测全覆盖。实现现症地方病患者得到有效救治,同时有效控制环境危险因素。在全国开展地方病宣传教育,开发科普材料,打造新媒体平台,有效提高了群众的地方病防治意识。
家住四川省石渠县虾扎镇虾扎二村的尼玛拉姆,在筛查中被诊断为包虫病患者,因贫困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时间,导致病灶不断扩大。伴随着我国包虫病防治试点工作全面提质增效,2017年,尼玛拉姆前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外科自体肝移植手术治疗。超过11万元的手术费用,经过相关项经费补助、医保报销和民政救助,个人支付费用仅不到千元。
如今,尼玛拉姆恢复了劳动能力,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。据了解,2016~2019年,我国通过中央转移支付项目投入8.67亿元,支持包虫病流行区开展人群筛查救治、传染源犬只管理驱虫、疫情监测以及实验室能力建设,各地已形成“上下联动、区域联防、专家指导、社会参与”的防控格局。
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,艾滋病疫情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,展示出艾滋病防治领域取得的显著成绩。据了解,我国实现了临床用血艾滋病病毒核酸检测全覆盖。2019年,经输血感染病例接近零报告水平,基本阻断了艾滋病经输血传播。同时,经注射吸毒和母婴传播得到有效控制。根据联合评估结果,我国艾滋病整体疫情处于低流行水平。
此外,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推进,全国结核病疫情稳步下降,死亡率维持在较低水平;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强,人畜感染率明显下降,连续5年未发现感染性钉螺,流行范围显著压缩;如期实现消除疟疾目标等。
近年来,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治日益成为相关部门和社会共识,慢性病防治政策不断完善,防治体系逐步建立,政府主导、部门协作、动员社会、全民参与的综合防治工作机制不断健全,预防为主、防治结合、中西医并重的防治工作格局正在形成。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相关负责人表示:“我们坚持规划引领,多部门协同和综合防控慢性病局面逐步形成;坚持预防为主,健康生活方式理念逐渐深入人心;坚持体系为本,以改革创新促进体制机制健全完善;坚持因病施策,积极应对心脑血管疾病、癌症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、糖尿病等重大慢性病挑战;坚持循证决策,建立了全球覆盖范围最广、规模最大的慢性病监测网络;坚持示范引领,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焕发新活力。”
“十三五”期间,一系列规划和方案落地生根,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(2017-2025年)》,明确我国慢性病防治工作目标和主要策略措施,将降低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纳入《健康中国行动(2019-2030年)》,多部门先后印发实施《中国癌症防治三年行动计划(2015-2017年)》、《脑卒中综合防治工作方案》、《健康中国行动———癌症防治实施方案(2019-2022年)》等专病防治计划和方案,为推进落实慢性病综合防控战略奠定坚实的政策基础。
为提高地方政府和全社会对慢性病防治工作的重视,国家在“十三五”期间先后完成第四、第五批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,累计覆盖全国17%的县(市、区);启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第二阶段行动,印发《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方案(2017-2025年)》,组织实施“三减三健”、适量运动、控烟限酒和心理健康等专项行动,行动覆盖全国92%的县区,慢性病防控支持性环境显著改善。
为强化重大慢性病的精准防治,依托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,继续加强高血压、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,加大力度推进实施癌症、脑卒中、心血管疾病等重大慢性病早期筛查和早诊早治、基层呼吸系统疾病早期筛查干预能力提升等项目,积极探索推广慢性病健康管理适宜技术和管理模式,进一步提升基层重大慢性病防治能力和水平。
此外,我国不断完善以慢性病与营养监测、死因监测、肿瘤登记为主体的慢性病监测体系,全国肿瘤登记报告制度初步建立,慢性病与营养监测、死因监测实现省级代表性,慢性病监测信息发布机制逐步完善,定期向社会发布专病年报及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,为政府制定和调整防控政策提供循证依据。
通过“十三五”期间的积极推进,全社会参与慢性病防控的主动性不断提升,群众践行健康生活方式的自觉性不断增强,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,共建共享的良好社会氛围逐步形成,为推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管理为中心转变,实现到2030年全人群、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近年来,我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随访管理成效显著,基本实现了在管患者“人人享有服务”。数据显示,“十三五”期间,患者报告患病率、在册患者管理率和规范管理率呈逐年增长趋势。通过3年的全国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,全国40个试点地区中,有38个试点地区门诊患者、40个试点地区住院患者自付比例低于10%,极大缓解了贫困患者及其家庭的医疗负担,实现了贫困患者服药有保障、监护患者有补贴、家庭生活多保障。
据了解,我国社会心理服务和心理危机干预逐步发展规范。2018年,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《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》。全国确定65个试点地区,各试点地区在社区、学校、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建立心理咨询室、社会工作室,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内设置心理/精神科门诊,并大力开展专业社工、心理咨询师、志愿者等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培训,让群众就近获得心理支持、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等服务。
心理援助热线的广泛规范建设,为群众提供了便捷的心理健康服务。在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导下,全国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大力建设规范的心理援助热线,目前已覆盖各省(区、市)。同时,专业机构和专业人才同步发展,服务质量逐步提高。自2016年起,将各地精神专科医院建设和综合医院开设精神(心理)科情况纳入平安建设严重精神障碍救治管理考核内容,引导各地加强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建设。
截至2019年底,全国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数为5529家,其中,精神专科医院2096家,综合医院精神(心理)科3433家。全国共有精神科执业(助理)医师4.63万名,心理治疗师、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社工、心理咨询师数量也在逐年增加。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呈多元化发展,服务质量逐步提高。
微信公众号 IHE大健康展 阅读更精彩!